大鼓舞[基諾族大鼓舞]

大鼓舞[基諾族大鼓舞]
大鼓舞[基諾族大鼓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鼓舞是有少數民族《基諾族人》民喜愛跳的舞蹈,過去是過年時跳,現在每逢喜慶節日都跳的舞蹈節目。 在過年的盛會上,口嚼檳榔的老阿爹昂頭打鈸,頭戴三角形尖頂帽的老阿媽低頭鳴鑼,大鼓先由村寨長老敲響,然後由年青的姑娘們敲擊。她們手執一木錘立於鼓前,雙手上下飛舞,興致高時,手執雙錘,揮動四次敲兩次,其他的男女老少圍成一個圓圈,徒手起舞,合著鈸、鑼和大鼓的節奏,青年們旋轉腰身,腳跟起伏,時而左腳稍前,時而左腳銷後,歡樂的歌舞通宵達旦。

簡介

近年來,當地文化部門對大鼓舞制定了詳細的保護方案,通過開設傳承點、組織農民演員排練表演等,使之得到有效的保護和傳承。2006年,基諾大鼓舞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大鼓舞,是基諾族民間舞蹈中歷史悠久、在民眾中有著深遠影響的舞蹈,流傳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諾山基諾族鄉的基諾族村寨。基諾族有本民族的創世神話傳說。他們視之為本民族的"根譜",並以歌、舞、節慶祭儀等形式,加以崇拜和紀念,起著民族歷史課、課堂和教材的作用。基諾族《阿嫫堯白造天地》的神話傳說中言:他們的祖先是從大鼓裡出來的,因此,視大鼓為神物。

相關民間傳說

大鼓舞[基諾族大鼓舞] 大鼓舞[基諾族大鼓舞]

“大鼓舞”,基諾語稱“厄扯歌”,最早稱為“白臘泡司土歌”,“白臘泡”是巫師,“司土”是寨名。民間傳說,洪荒年代基諾族的祖先阿麥腰白造了一隻大鼓,讓麥黑與麥妞藏在鼓內躲過了災難。此後,麥黑與麥妞繁衍了基諾族的後代。因此,基諾族人民世世代代跳大鼓舞,以紀念阿麥腰白,並將大鼓作為神聖之物,供在卓巴(寨老)家中。大鼓舞開始是一個獨舞。現在跳的"厄扯歌"是在"司土歌"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歷史

解放前,在跳“大鼓舞”時必需依照一定的程式與規則。婦女只能在鼓的背面敲擊伴奏,不能在鼓的正面敲擊、舞蹈。這一系列嚴格的規定,使“大鼓舞”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為什麼基諾族人民對大鼓如此尊崇呢?基諾族聚居於雲南省西雙版納景洪縣基諾洛克山區,那裡古木參天、河流縱橫、氣候溫和、四季無霜。相傳古時候,基諾族的造物主阿麥腰白創造了萬物,但是沒有水,阿麥腰白想,世界上的動物、植物都是離不開水的,於是她又造出了水。可是洪水一出就淹沒了大地,阿麥腰白就造了一個大鼓,把瑪黑(男)和瑪紐(女)放在大鼓裡,讓他們在大鼓中隨著洪水飄流而不致淹死。最後洪水退去,大鼓就在司基作密這個地方停了下來,瑪黑、瑪紐從鼓裡走出,就在這裡耕種土地,繁衍、發展了基諾人。為了感謝阿麥腰白把基諾人的祖先送到了人間,每逢年節,就要敲起大鼓,跳起“大鼓舞”,從而沿襲成俗,因此“大鼓舞”是帶有祭祀性的一種民間舞蹈。 ?

解放後,“大鼓舞”已擺脫了宗教的束縛,經過加工後的“大鼓舞”已搬上了舞台。近年來,婦女也可以在鼓前擔任鼓手了。?

“大鼓舞”動作雖不複雜,但是每個動作都有名字,如:“烏攸殼”意為表示尊敬。其動作為左腳向左後方撤出,雙手於右側擊鼓,然後再換方向做。“二扯哥”意為歡樂的舞。動作為雙手輪流擊鼓,青年人跳時,手高抬時不過頭,老人跳時手臂高抬過頭低垂不過胯。“特 莫阿米”意為節日的歌,是伴舞者站在旁邊歌唱時前後甩動雙手的動作。?

舞時,人們圍成圓圈,一至二位鼓手站在中間,手握鼓棒,先向大家敬禮,再對鼓敬禮,然後就跳起“烏攸殼”動作,領唱一段,接著大家齊唱一段,當眾人齊唱時,鼓手就相應跳起“二扯哥”如此反覆若干次後,大家邊唱邊跳“特莫阿咪”,在不斷加快的速度中人們不時 發出“扯—扯—!”的呼喊聲,此時歌聲、鼓聲及鑔的伴奏聲,交織成一片歡騰熱烈的氣氛,舞蹈動作更加矯健有力。?

“大鼓舞”因其歷史久遠、流傳廣泛,而成為基諾族舞蹈中最有代表性的舞蹈。舞蹈中體現出了山區人民那種粗獷健壯的氣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